新闻资讯

关注行业动态,聚焦行业热点,分享司农专题研究与解读

新闻资讯

司农关注丨速览2月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最新动向

发布日期:2025-03-04信息来源:广东司农浏览次数:0



图片

图片

2025年2月,财政部积极部署多项重要工作。一方面,印发《关于做好 2024 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工作的通知》,明确决算报告编报要点,同时启动 2024 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对各部门单位提出详细要求。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强化考试管理。财政部还发布财会监督检查公告,公布对会计所和企业的检查结果及典型案例,彰显监管决心。此外,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为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筑牢基础,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涉税方面,国家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发布多项涉税重要消息。《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目录》(第十七批)公布,明确免税车辆范围;五部门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影响进口设备及展品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方面,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解读其要点;调整《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相关事项,自4月1日起施行。此外,税务总局公布数据,2024年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政策减税降费惠及民营经济,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增长,呈现诸多亮点。

证监会发布方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8宗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彰显 “零容忍” 、严监管态度;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实施意见》,围绕科技金融等提出18条政策举措,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实施意见》答记者问,详细解读出台背景、内容、改革政策考虑及落地安排,全方位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大局。


74f960ce58162eac18e96131383dbde4

财政部发布

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工作的通知》(点击标题阅读)

为进一步夯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基础,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的编报范围,报送内容及途径,报送方式及时间,进一步提升报送质量的要求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02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启动

财会[2025]1号公告,202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通知如下:总体要求上,需加强协调、准确填报、提升审核、强化应用。具体编报,中央部门2月15日后编报,5月31日前(特殊延至6月30日)汇总;地方财政部门6月30日前汇总;监管局7月31日前上传分析报告。此外,还说明了编报资料、单机版编报、试点及总结通报等事项。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加强CPA考试管理,维护公平公正,起草该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个人可在2025年3月10日前,通过财政部网站系统、信函、电子邮件三种途径提出意见,详情见附件函及起草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监督检查公告(第四十七号)

2023 年,财政部依据相关法规对41家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延伸89户企业开展检查2024年完成处理处罚。20户企业、25名企业负责人、8家会计师事务所、84名注师行政处罚,86户企业受行政处理。公告还列举多起典型案例。财政部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

为探索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财政部参考国内外最佳标准,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涉税相关资讯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目录》(第十七批)发布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35号)、《国家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管理事项的公告》(2020年第20号)相关规定,现将《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目录》(第十七批)予以发布。


五部门发文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根据相关要求修订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自202531日起,新版的三个目录(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执行,明确不同时间节点项目、展会进口设备及展品税收政策,说明附件中销售业绩、执行年限、税则号列等事项,遇特殊情况可共同解释,原2021年相关通知于31日废止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2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该《办法》在总结经验、吸纳意见基础上,将有效举措固化,从 “管一年” 变为 “管长远”,明晰各方权利义务,彰显以纳税人为中心理念,提供预填服务与个性化便民服务。税务总局还编制问答与提示案例,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


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解读

国家税务总局于 2025年2月21日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自公布日起施行。其出台背景是新个税制实施后,多次汇算清缴平稳开展且有更高要求。《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延续历年公告主要内容,具有稳定预期、保护权益、方便纳税人等特点,明确了无需办汇算情形、优先退税等事项,后续税务部门将优化服务。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问答

年度汇算指居民个人汇总综合所得算应退补税额后向税务机关申报结清税款,主体为居民个人,范围是四项综合所得。需办汇算的是预缴与应纳税额不一致等情况,2024年度汇算时间为 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可自办、单位办、请人办。办理前要确认基础信息,准备相关资料。税务机关会审核退税申请,年度汇算结束后有监管措施,2024年度还推出多项优化服务举措。


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税务总局发文调整《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关事项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相关事项。企业或个人可就任一公历年度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特定主体如企业分支机构等按规定办理。申请需提交申请表及不同目的对应资料,资料齐全则受理,税务机关判定居民身份,能自行判定的 7 个工作日内办结。对方机构对证明样式有特殊要求可按规定办理。公告自 2025日起施行,旧公告同时废止。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2024 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享受15870亿元,占比60.4%。税务部门通过健全“税企面对面”常态化交流机制、开展专项活动等提升服务。这些政策激发民营经营主体活力,2024 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增速超全国企业平均水平。未来,税务部门将落实政策、完善服务、优化执法,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外商在华再投资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4 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同比增长15% 。外商在华再投资呈现多方面亮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日本和美国投资者再投资金额增长显著;再投资行业持续扩围;西部地区再投资吸引力增强。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指出,外商在华再投资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韧性与对外资的吸引力,随着递延纳税等政策持续发挥作用,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发布


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

2025 21日,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8宗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涵盖4宗证券刑事犯罪案例和4宗证券行政违法案例,涉及欺诈发行等重点案件类型,彰显“零容忍”与严监管。这是贯彻相关决策部署、展示执法司法成果的举措。下一步,证监会将推进政策落地,强化监管执法,提升办案能力,联合各方巩固资本市场执法高压态势,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中国证监会制定《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会议及新国九条部署。《实施意见》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深化投融资改革,推动要素向重点领域集聚,围绕科技金融等方面提出18条政策举措。后续,证监会将统筹工作,加强政策协调等,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就《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27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围绕《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政策考虑、落地工作安排等内容答记者问。出台背景是落实相关会议及新 “国九条” 要求,且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发展有需求,此前已在多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其主要内容含8部分18条措施,涵盖总体要求、服务科技企业、绿色等金融举措、提升机构能力及合力等。围绕深化改革,在服务科创、投资端、股权融资等方面有政策考虑。证监会将通过健全机制、压实责任、统筹安全与发展推动其落实。


往期推

1.2024年末重点关注:增值税法正式通过,两大企业准则印发落地(点击阅读)

2.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

3.证监会多举措助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与区域金融合作

4.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解读

5. 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是为提供一般性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司农与国穗均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如需转载本文,务必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转载来源为:广东司农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