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聚焦丨浅谈寄售模式的收入确认及实务关注要点
发布日期:2025-08-27信息来源:广东司农浏览次数:0
随着市场交易模式的多样化,寄售作为一种灵活的供应链安排,在上市公司以及 IPO 企业逐渐普遍。但在经营实践中,寄售模式仍旧是一种特殊的销售模式,今天跟大家浅谈一下寄售模式下收入确认以及实务中的关注要点。
一、寄售模式的定义
二、寄售模式的收入确认
购货方未取得商品的法定所有权,也不承担商品毁损、贬值等主要风险; 购货方未接受商品且不能主导其使用,仅是对产品负有保管和管理义务。
购货方取得法定所有权,需按约定支付货款,供货方具备了收款权利; 商品的主要风险与报酬转移至购货方,如后续发生毁损、贬值的风险需由购货方承担; 购货方已接受商品并实际主导其使用,如用于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
三、寄售模式的实务关注要点
寄售模式与传统的销售模式有一定区别,其收入确认的规范性、存货的真实性与管控有效性、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关注重点有别于传统销售,在实务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1、收入确认的规范性
除了关注收入确认是否符合准则要求外,还应关注寄售收入确认期间以及金额是否准确,而这依赖于领用记录与结算对账的及时性、准确性,实务中应关注:供货方与购货方对账流程的内控有效性、领用记录原始依据的准确性、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的情况等。
2、存货的真实性与管控有效性
寄售商品存放于购货方或第三方仓库,实务中应关注:供货方及购货方对寄售仓存货的管理机制、供货方对存货的日常管控与盘点情况,同时需关注长期未领用库存的合理性以及是否产生存货减值风险等。
3、商业模式的合理性
实务中应关注:采用寄售模式的合理性;采用该模式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存在同一个客户同时采用寄售模式和其他销售模式的情形,或者是同一客户在不同的时间里存在模式变更的情况,如有上述情形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是为提供一般性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司农与国穗均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如需转载本文,务必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转载来源为:广东司农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