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共培丨广州大学师生到访司农,合伙人校外讲堂助力人才共育
发布日期:2024-11-18信息来源:广东司农浏览次数:0
为加强校企合作,拉近司农与广州大学同学间的距离,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司农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注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同学们明确职业定位与学习方向,11月12日,司农 联合广州大学师生举办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交流活动。
本场活动特邀广州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吴静、张婧昕老师,司农税务合伙人李建业、人力行政总监黄伟萍、审计项目经理徐咏宏等莅临现场,为活动拉开精彩序幕。
司农合伙人李建业首先致辞,他对广大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司农发展概况。司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深耕中国本土市场。近期,司农在福建、山西等地开设了多家分所,全力开拓全国业务版图。他强调随着事务所发展壮大,司农非常需要年轻力量加入。此次参观交流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起点,期望校企双方能进一步拓展诸如课题研究、案例分享等合作可能,司农愿为学院提供更多实践案例支持,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成,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吴静老师在致辞时提到,此次活动是学校为增强大二学生对专业实务的认识专门开设课程而开展的。自 2020 年起,学校与司农在课程建设方面协同共进,这离不开司农的大力支持。吴静老师建议同学们用心参与活动各个环节,尤其是黄总关于大学生能力培养与需求的讲解,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校外讲堂学习契机。同时,她积极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审计实务,踊跃去事务所实习,通过实践推动理论学习,再以理论反哺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合伙人李建业为同学们带来了校外讲堂之《所得税困境 - 基于证券投资的一个案例》。他以一个实际案例展开,讲述了契约型基金在投资过程中的税务问题。该案例涉及一群投资者出钱形成契约型基金,通过投资新三板公司、合伙企业进而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在股票出售获利后遇到是否交税的困境。从法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在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如合伙人性质特殊、个人所得税法列举所得的界定、基金征税依据不足等。同时,他还分析了从经营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三个方向征税的可能性,以及不同征税方向在税额计算、税率、扣缴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案例讲解过程中,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强调学习阶段不怕犯错。广大校友徐咏宏作为司农审计项目经理,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并详细介绍了会计所审计工作内容,比如对上市公司和公共实体财务报表的审核、IPO申报审计复杂程序与要求。他还分享了事务所工作的淡旺季特点,如 11 月开始预审、12 月底监盘、1 - 4 月年审、5 月汇算清缴、6 月归档、7-8 月注会考试后的调休、9 - 10 月团建和项目尽调等等。对于职业规划,他建议同学们尽早确定方向,多实践,多参赛提高团队和沟通能力,学好专业课并尽早考取相关证书。
人力行政总监黄伟萍从同学们择业优先因素切入与同学们展开互动。针对会计专业择业广的特点,她强调结合兴趣与规划选行业和岗位,分清外审和内审,建议从大二开始规划实习,明确目标、制作针对性简历、准备面试,实习中主动学习、积极沟通、总结经验,培养沟通和协作能力。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司农发展概况、公益行动、职业晋升路径、考试辅助政策、培训和传帮带帮扶情况,鼓励同学们寒暑假到司农实习

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实习安排、面试流程、岗位要求等自身关心的问题,与司农前辈们深入沟通。现场氛围轻松愉快,大家畅所欲言,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此次活动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更坚实的桥梁,也为同学们的职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活动虽已结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校企双方将保持密切联系,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为同学们创造更多实践与学习的机会,共同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